2025 年 6 月 17 日,Adobe 宣布将其 Firefly 生成式 AI 工具套件延伸至移动端,正式推出 iOS 和 Android 平台专属应用。这款集成文本生成图像 / 视频、智能编辑等功能的移动应用,不仅让创意工作者能在手机端快速生成素材,还通过 Creative Cloud 实现与桌面端的无缝同步。与此同时,Adobe 在协作平台 Firefly Boards 中新增视频生成能力,并引入多家第三方 AI 模型,进一步拓展创意生态的技术边界。
移动端创意工具集:从文本到多媒体内容的即时生成
Firefly 移动应用将桌面端的核心 AI 功能浓缩至手机界面,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文本指令完成多种创意任务:
- 文本生成图像 / 视频:输入描述词(如 “中世纪现代风格公寓,大胆的装饰”),即可快速生成高清图片或 5 秒视频片段,支持调整构图、光影等细节;
- 智能图像编辑:借助 Generative Fill 和 Generative Expand 功能,用户能一键添加、替换或扩展图像内容。例如在风景照中自动填充缺失的天空,或延伸画面边缘创造全景效果;
- 风格迁移创作:上传参考图后,AI 会将其艺术风格应用于新生成的内容,支持抽象摄影、线条画等多种流行风格。
实测显示,移动端生成速度与桌面端接近,一张复杂场景图的生成耗时约 15-20 秒,视频生成则需根据分辨率调整处理时间。
跨平台同步与第三方模型生态
Adobe 通过 Creative Cloud 构建了全设备协同体系:
- 项目无缝衔接:移动端生成的图像、视频会自动同步至云端,用户可在 Photoshop、After Effects 等桌面软件中继续精修,或在 Firefly 网页端调整参数;
- 多模型能力整合:应用内置 Adobe 自研模型的同时,接入多家第三方技术:图像生成:Google Imagen 3/4(写实风格)、Runway Gen-4(艺术化生成)、Ideogram 3.0(文字图形融合);视频生成:Google Veo 2/3(动态场景构建)、Pika(文本驱动视频合成);3D 与渲染:Luma AI Ray 2(光场重建技术)。
这种 “自研 + 开源” 的混合模式,使用户能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。
付费机制与使用限制
Firefly 移动应用采用 credits 消耗制:
- 免费额度:基础用户每月获赠 500 credits,可生成约 20 张图像或 5 段短视频;
- 付费订阅:Creative Cloud All Apps 用户自动获得高级额度,单独订阅 Firefly Pro 需每月 19.99 美元,可解锁更高分辨率(4K 图像 / 1080P 视频)和无水印导出;
- 企业解决方案:团队版支持自定义模型微调,适合广告公司等需要批量生成素材的机构。
当前版本仍有优化空间:视频生成暂不支持超过 5 秒的片段,复杂场景的细节处理偶尔出现逻辑错误(如多肢动物的肢体畸变),Adobe 表示将通过后续更新修复。
Firefly Boards 的协作能力升级
与移动端同步推出的,是 Firefly Boards 公共测试版的重大更新:
- 视频协作编辑:用户可上传本地视频片段,通过 AI 进行剪辑、添加特效,或直接生成全新镜头与现有素材混搭;
- 实时共创工作流:多人可在同一白板中拖拽、调整 AI 生成的素材,系统自动记录版本历史,适合远程团队头脑风暴;
- 第三方工具集成:上述新增的 Luma AI、Pika 等模型已接入 Boards,未来将逐步开放至所有 Firefly 产品线。
行业影响:创意工具的移动化与生态战争
Adobe 此次更新标志着生成式 AI 进入 “随时随地创作” 的新阶段:
- 生产力重构:移动端的普及使创意工作者能利用碎片时间(如通勤、等待)快速迭代想法,缩短项目周期;
- 生态竞争加剧:通过整合 Google、OpenAI 等对手的技术,Adobe 既强化了自身平台的兼容性,也避免被单一模型商绑定,这种 “开放生态” 策略可能引发其他厂商跟进;
- 版权与伦理挑战:第三方模型的引入带来素材来源的复杂性,Adobe 已在应用内添加 “AI 生成内容标识” 选项,但如何平衡创作自由与版权合规仍是行业难题。
随着 Firefly 移动应用的落地,普通人与专业创作者的工具鸿沟进一步缩小。当手机成为 AI 创意的主战场,未来的内容生产或许不再依赖昂贵的桌面设备,而只需一个想法和指尖的简单操作。Adobe 的这一步,既是技术迭代的必然,也是对 “创意民主化” 趋势的主动拥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