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卡编程网

专注编程技术分享,涵盖开发教程与实战案例

怎么让你的编程能力进步飞快?程序员必须掌握的实战训练方法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

教程看了一大堆,LeetCode 刷到吐,连面试八股文都倒背如流。可真一进团队项目,一让你写功能、接接口、查Bug——突然就卡壳了,脑子一片空白。

这时候你可能会自我怀疑:是不是我不够聪明?是不是天赋不够?又或者,我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当程序员?

我以前也这么想。直到我意识到:问题根本不在你学得少,而在你“练得不对”。

说句扎心但实在的话:我们总是高估了“知道”的价值,低估了“会做”的重要性


我曾经专门花时间学过魔方,不是为了秀操作,而是想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。你还别说,这玩意和写代码还真挺像的。

你看,魔方要做的是:观察当前状态 → 选择策略 → 执行操作 → 再观察结果。是不是很像我们写代码时:看需求、定方案、写逻辑、跑测试?

可区别在哪?高手不会每次都重新想一遍。他们已经把套路练成“肌肉记忆”了。而这,恰恰是大多数程序员卡壳的地方。


我们学编程的时候,常会被灌输一个叫“Bloom 分类法”的理论,讲什么记忆、理解、应用、分析、评价、创造。但说实话,这些听起来高大上,实际落地很难。

真正适合程序员的,是另一个模型:Hartman 的能力成长阶梯

这套模型讲得很实在——技能成长分6步:

  1. 第一步是“听说过”;
  2. 然后是“看人做能模仿”;
  3. 接着是“自己做,但还不稳”;
  4. 再到“能应对不同场景但需集中注意”;
  5. 然后“熟练掌握”;
  6. 最后是“无意识能力”——也就是你根本不需要思考,手就自动动起来了。

听起来是不是很真实?是不是就像你学习 TDD(测试驱动开发)或者 Git 的过程?


我刚接触 TDD 的时候,照着教程能写,但一关掉视频我就懵。测试写一半,逻辑断了;逻辑写好,测试全挂。反复卡壳,干脆弃了。

直到我遇到了一个技术教练。他不是给我讲什么“高效学习法”,而是陪我敲代码。写完一段,就立刻告诉我哪里啰嗦、哪里不清晰、哪里可改。那段时间,我的技能提升几乎是指数级的。

我才真正明白:实用技能,是练出来的,不是想出来的。


所以,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“学会了但做不好”的焦虑,很正常。这不是你有问题,是你练得方式不对。

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,是找几个同频的人,组建一个“技能训练组”。

不需要太复杂,哪怕每周一起写一次小项目、读一段开源代码、互相review,都比你一个人闷头苦学有效一百倍。特别是当你还没从“有意识练习”跨越到“熟练掌握”阶段时,反馈就是你的最大加速器。


很多人问我:程序员到底怎么才能成长得快一点?

说到底,就是一句话:

别再沉迷信息焦虑,开始构建技能闭环。

真正厉害的程序员,不是掌握了多少新技术,而是基础操作练到闭眼都能写。就像打篮球的人不一定全懂物理原理,但投篮手感能稳定命中。程序员也是一样,一手熟练技能 + 一点策略性练习 + 一个能说真话的反馈圈子,就能甩出一大截。


你现在在哪个阶段?
你是否也经历过从“理解概念”到“做出东西”这段挣扎?
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,说不定你的一句话,就能帮到一个卡壳中的同行。

如果这篇文章正好击中了你,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,分享给那个还在苦苦练习但有点迷茫的朋友。我们都走过这条路,别让他一个人扛。

#程序员经验分享##分享编程心得##技能提升##编程入门##实战经验分享#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